电话
094-469801960
#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#第十二讲 謙德之效(上)《群书治要.文子》上就说:「能成霸王者,必告捷者也。能胜敌者,必强者也。能强者,必用人力者也。
能用人力者,必得人心者也。能得人心者,必自得者也。能自得者,必柔弱者也。
」《群书治要 周易》:「天道亏盈而益谦。隧道变盈而流谦。鬼神害盈而福谦。
人道恶盈而好谦。谦尊而光。卑而不行逾。君子之终也。
」『天道亏盈而益谦』,这个天道,我们可以从自然界的现象来视察,「亏盈而益谦」,到十五的时候是满月,满月完了之后,它就开始亏损,一天一天地的淘汰。正是昔人他明确视察了这一个原理,所以他教诲人怎么样?要谦卑退让、要舍财不贪。所以从这里我们视察到,这个天道它是一件很是简朴的事情,那就是太过的要受到制裁,而不足的要受到补益,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道「损有余而补不足」的纪律。
老子他把这一个纪律运用得淋漓尽致。他说「我有三宝」,什么是三宝?「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」他把「处柔守慈」做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。这都是从视察天道的纪律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原理。
『隧道变盈而流谦』,隧道的规则就是改变盈满的,而充实谦虚的。我们看这个地,我们在大地上同样地的注水,这个水自然流向谁人湿润的、低洼的地方。中国人有一句话说,「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」,为什么大海能容纳百川?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它谦卑处下,它处在最低的地方,所以这个河流都自然地的流向它。
在《老子》中也说「上善若水」。为什么「上善若水」?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。」,这个水有一个特点,它善于利益万物,给万物带来利益,可是它从来没有从万物那里要求什么,不求回报;而且它与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,从来没有向外界、向对方要求、索取什么。
最重要的就是「处众人之所恶」,一般人都是喜欢高屋建瓴的,可是水却差别,它是处在众人所不愿意处的、所厌恶处的地方,就是它很是的很是地卑下。「故几于道」,所以它和道就相近了。道在低处,一小我私家只有谦卑下来,他才气够得道,才气够和明德相应。
『鬼神害盈而福谦』,鬼神危害自满自满的,而施福给谦虚的。『人道恶盈而好谦』,人与人相处,自自然然地的就是厌恶自满的人、自满的人,而喜欢谦虚的人。
特别是作做为向导者要能够成就一个事业,必须能够感召许多德才兼备的人来到一起。怎么样才气够感召德才兼备的人?那就是他自己必须能够谦卑有礼,「礼贤下士」。
所以在《群书治要.文子》上就说:「能成霸王者,必告捷者也。能胜敌者,必强者也。能强者,必用人力者也。能用人力者,必得人心者也。
能得人心者,必自得者也。能自得者,必柔弱者也。」能够成就霸王、能够成就霸业或者王业的人,一定是告捷之人;而能够战胜敌人的人,一定是强者、强大的人;而能够强大的人,他一定明白用众人的气力;能够用众人气力的人,一定是能够深得人心的人;而能够得人心的人,一定是自得的人。
什么是自得的人?就是《大学》上所说的,能够「明显德」的人。谦虚是我们的性德,是我们天性之中原有的,如果一小我私家狂妄了,就把自己的明德给障住了。所以能够「自得者,必柔弱者也」,能够自得的人,一定是把谦卑柔弱做为作为基础的修养。这里边的柔弱并不是软弱,而是可以包容万物而不争,最终到达的是什么?「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」的效果。
你看水至柔,可是它动也刚,滴水可以穿石。虽然它很柔弱,可是可以胜坚强。
固然这个胜,它自己没有这个胜的念头,是它自自然然地的到达了这个效果,能够为人所服,信服它。下面讲『谦尊而光』。
这个「尊」就是位处于尊贵的职位。当他能够处在尊贵的位置,但仍然能够谦虚处下,他的品德之光,他的德风就自自然然地的影响到他身边的人,甚至怎么样?甚至影响到远方。一小我私家处在高位的时候,如果没有受到圣贤教诲、没有良好的引导,往往就会自视甚高、恃宠而骄。
所以在《文子》上说:「生而贵者骄,生而富者奢。故富贵不以明道自鉴,而能无为非者寡矣。」一小我私家生来就处在高尚的位置上,往往容易骄慢;一小我私家生来就处于富贵之家,富足的家庭,很有钱,花钱就大手大脚。
因为习劳知感恩,他没有经由勤劳就有许多的钱,不知道这个钱来之不易,所以花钱如流水,也不知道珍惜。所以「富贵不以明道自鉴」,如果一小我私家生来就有钱、有权,可是怎么样?没有学道,没有根据古圣先贤的教诲去做、去修养自己,「而能无为非者寡矣」,能够不做错事的,这样的人是很少很少的。
这告诉我们「人不学,不知道,。人不学,不知义」,学习圣贤经典,向古圣先贤来求道,对我们的人生至关重要。『卑而不行逾』。
纵使他的职位卑下,就是他没有高官,没有出仕做官,可是却不行逾。什么不行逾越?他的品德不行逾越,他的品德可以教养一方。就像我们所讲的孔老汉子,他没有富贵的职位、权势、财富,可是他被称为「素王」。为什么?就是他的品德不仅仅影响了他其时代的人,三千门生、七十二个贤人,而且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;不仅仅影响到中国人,现在还影响到外国。
你看这个孔子学院,世界各地都建设,为的是什么?为的是希望学习孔老汉子的风范。所以这个就是告诉我们,孔老汉子虽然他没有身居高位,可是他的德风却是不行逾越,他的道德学问是不行逾越的。『君子之终也』。君子能够自始至终都保持谦卑的修养,不会因为他拥有了职位和财富、学问而改变他的谦虚,这样就可以善始善终。
什么让一个君子能够保持善始善终?就是因为他有谦虚的品德。所以从这一段中,我们可以看到谦虚确实可以给人带来祥瑞、亨通。《群书治要 尚书》:「惟德动天。
无远弗届。满招损。谦受益。
时乃天道。」『惟德动天』,只有品德能够感通天地。
『无远弗届』,这个。
本文来源:米乐m6-www.zzgxqxww.com